
发布日期:2025-05-05 22:01 点击次数:88
导读:天弘基金营收增长背后怎么做股票杠杆,规模结构、权益业务与管理层变动难题交织。
根据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报,天弘基金在这一年实现营业收入53.9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14.59%;净利润达到16.7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9.29%。
然而,当我们拨开营收利润的光鲜表象,深入剖析天弘基金的规模结构,便会发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截至2024年底,天弘基金旗下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虽达到了1.20万亿元,但行业排名却已从曾经的巅峰榜首下滑至第五位。排名的下降,犹如一记警钟,清晰地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正逐渐减弱。
规模结构之殇
从基金结构层面分析,天弘基金正面临着货币基金规模缩水与非货币基金发展不足的双重困境。曾经作为天弘基金“王牌产品”的余额宝,其规模从2017年近1.69万亿的巅峰一路下滑。截至2024年12月,余额宝期末净值虽回升至7710亿元,但与巅峰时期相比,仍缩水近60%。货币基金整体规模的缩水,无疑对天弘基金的总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拖累,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在非货币基金方面,天弘基金的表现同样难以令人满意。尽管2024年非货币基金规模实现了增长,从2023年底的3001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3669亿元,但在权益类基金领域,天弘基金的规模较小且排名靠后。2024年其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不足200亿元,行业排名仅第46位。旗下众多股票型产品表现不佳,77只股票型产品中75%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产品近三年跌幅超30%。
债券基金规模虽有增长,达到1900多亿元,排名第13位,但与行业领先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QDII基金规模达251.45亿元,排名第6,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难以支撑起整个非货币基金业务。天弘基金这种过度依赖货币基金,非货币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发展滞后的规模结构,严重制约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挑战。
图片
在天弘基金的业务版图中,主动权益业务一直是其难以言说的痛。截至2024年底,天弘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不足200亿元,这样的规模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中显得格外寒酸,行业排名仅第46位。
在基金行业,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往往是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综合实力和投资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资金,还能在市场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天弘基金如此尴尬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无疑限制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除了规模不足,天弘基金旗下权益产品的业绩表现更是惨不忍睹。在其旗下的股票型产品中,多达77只股票型产品,其中75%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产品近三年跌幅超30%。
例如天弘周期策略混合基金,2024年本期利润为 -1541.91万元,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9.5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2.78%,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2.33个百分点,过去三年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42.41%,长期表现远远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天弘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是如此,2024年A类本期利润为 -45,105,650.84元,C类为 -58,216,353.52元,两者合计亏损达 -103,322,004.36元,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5.23%,C类为 -15.57%,均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混合型产品同样表现不佳,众多产品净值增长率为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这样惨淡的业绩表现,使得天弘基金的权益产品对投资者几乎毫无吸引力。在市场中,投资者的资金往往会流向业绩表现优秀的基金产品,而权益业务作为基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弘基金在这方面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其整体的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愈发艰难。
余额宝神话不再:风光难续
2018年,余额宝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理财模式和超高的收益率,吸引了海量资金涌入,规模一举突破1.69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那时候的余额宝,可谓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是理财的首选。
然而,好景不长,自2018年达到巅峰后,余额宝的规模便开始了漫长的下滑之路。截至2024年6月,余额宝规模已降至7495亿元,较2017年峰值缩水近60%,几乎腰斩。尽管到2024年12月,期末净值回升至7710亿元,但与巅峰时期相比,仍有着巨大的差距。
图片
2018年后,支付宝开放余额宝平台,引入多家基金公司,这使得天弘基金失去了曾经的“独家红利”。在开放平台之前,余额宝几乎是天弘基金的“专属领地”,凭借支付宝庞大的用户流量,天弘基金尽享市场份额。但平台开放后,中欧、博时等众多基金公司纷纷入驻,市场竞争瞬间加剧,天弘基金的市场份额被迅速瓜分。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余额宝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理财替代品层出不穷。银行理财、短债基金等产品不断涌现,它们以其各自的优势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而余额宝,在收益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优势逐渐被削弱。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在2024年已跌破1.5%,如此低的收益率,使得余额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余额宝作为天弘基金的核心产品,其规模的持续缩水,对天弘基金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严重拖累了天弘基金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余额宝规模的下降直接导致天弘基金管理费的减少,影响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另一方面,余额宝曾经是天弘基金吸引新客户、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窗口,如今这一窗口的作用逐渐减弱,天弘基金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管理层频繁洗牌,战略稳定性存疑
2023年12月,博时基金原总经理高阳接任天弘基金总经理一职,为天弘基金的高层变动拉开了新序幕。2024年3月,华泰证券资管原总经理聂挺进加盟担任副总经理,分管权益投资。同年11月,原董事韩歆毅离任,蚂蚁集团副总裁黄辰立接任董事长。值得关注的是,黄辰立在上任前10天才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这一情况引发了外界对其专业能力和准备程度的质疑,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管理层的频繁变动,使得天弘基金的战略连贯性面临严峻挑战。高阳有着丰富的基金行业经验,但自2008年后再无亲自操盘基金的履历;黄辰立来自大股东蚂蚁集团,却无基金管理经验。这种管理层的构成,让市场对天弘基金未来的战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没有稳定、清晰的战略方向,就很难在市场中立足。天弘基金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可能导致公司在制定和执行战略时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无法集中资源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随着新一届管理层走马上任,天弘基金开启了招兵买马的进程。2024年4月,宏利基金原总经理、首席信息官高贵鑫入职天弘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职务。4月1日,天弘基金从浙商基金挖来权益“一哥”贾腾担任天弘精选混合的基金经理。
然而,从最新加盟的两位大将来看,业绩表现并不突出。贾腾在浙商基金曾管理过15只产品,仅浙商聚潮产业成长A、浙商丰利增强两只产品获得正收益,任职回报分别为39.45%和41.81%,而亏损幅度超过40%的产品则有5只,其他产品基本上都出现了亏损。高贵鑫网上并无其可查投资管理记录,过往从业经历更偏向中后台管理。
挖人只是第一步怎么做股票杠杆,如何用好这些人才才是关键。仅仅依靠“堆人头”很难撑起一个权益转型,天弘基金需要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团队培养机制和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权益业务的补强。
Powered by 合规配资平台_线上配资开户_免息配资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